女性研究中心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成员 | 科学研究 | 教育教学 | 政策法规 | 吉林省妇女学会 
 今天是:
123
友情链接
两性视野
妇女社会性别学科发展网络
中国妇女网
访问量统计:
学会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吉林省妇女学会>>学会简介
吉林省妇女学会简介

1986年9月26日,吉林省妇女学会前身“吉林省妇女学学会”成立并召开首次理论研讨会。省妇女学学会是吉林省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妇女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团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妇女运动新发展的产物,主管单位为省妇联,日常工作由省妇联研究室负责。会议推选省委副书记王忠禹为名誉会长,聘请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丁克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毅、张青芝、高扬为顾问,推选省妇联主任王振英为理事长。王忠禹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通过《吉林省妇女学学会章程》。1988年,省妇女学学会编发《妇女理论研究动态》,用以促进会员间的交流。1996年,省妇女学学会日常工作由省妇干校负责,省妇干校发挥教师在研究妇女问题中的优势,推动妇女理论研究。

2000年6月,省妇女学学会召开第二次换届大会暨第四次理论研讨会,100余人参加会议。省妇联主席杨湘岚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二届省妇女学学会理事,并修改章程。此后,“吉林省妇女学学会”更名为吉林省妇女学会。2016年1227吉林省妇女学会第四会员大会暨首届妇女研究论坛隆重举行。省妇联主席孙弘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省妇联副主席相瑛代表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吉林省妇女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吉林省妇女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东北师范大学马晓燕副书记当选理事会会长,王艳春、闫玉、李洪祥、杨玉新、金花善、隋悦当选为副会长。2021年11月,吉林省妇联与东北师范大学协商后决定吉林省妇女学会转至东北师范大学管理运行

2023年6月14日,吉林省妇女学会第会员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东北师范大学马晓燕副书记代表第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来自华大学、白城师范学院、长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通化师范学院180多名个人会员出席会议。选举东北师范大学妇委会主任康秀云教授任会长。学会现有个人会员296人,团体会员单位12个,包括北华大学、白城师范学院、长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通化师范学院。

吉林省妇女学会自成立以来,立足国家现实需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团结凝聚团体会员、理事及广大妇女理论研究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密切跟踪妇女理论热点问题,依法开展学术交流、调查研究等活动致力于推动我省妇女事业发展实践探索在促进妇女发展、推动妇女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推动妇女理论研究创新发展。出版了《妇女解放基础理论》《妇女发展与妇女工作》《吉林妇联志》《吉林妇联史》等一系列著作。

二是广泛开展妇女/性别理论研究的学术交流。成功打造“环日本海(东海)地区女性论坛”等国际交流品牌;

主办“新时代女性发展理论与实践论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坛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搭建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三是着眼重大现实问题,取得丰硕研究与实践成果。开展第三期吉林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推动反家暴条例等地方法规出台,建立政策法规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形成《吉林省高层女性人才成长与发展规律研究》《吉林省白村老年妇女生存状况调研》等多篇调研报告;组织编写《女性成长系列丛书》全六册有针对性地解答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持续推动妇女/性别研究及学科建设纵深发展。支持具有雄厚学术研究力量的7所综合性大学成立妇女研究中心,争取国家、省、市各级社科基金项目200余项。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女性学相关课程建设,开设的妇女/性别相关课程或者融入了性别视角的课程覆盖了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成为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途径

五是有效发挥建言资政的智库作用。多年来,学会成员立足自身专业所长,为国家及我省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尹奎杰教授应全国人大常委会邀请,就体育法修改提出增加保护妇女体育权利的建议;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就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第一稿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六是自觉履行妇女/性别培训教育职能。一方面,根据地方妇联组织需要,为其开办相关讲座。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讲座或座谈会,面向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开展性别平等及婚恋观生育观、家庭家风教育。

回顾过去,学会在推进妇女/性别理论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回应现实问题、发挥智库作用、履行培训教育职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研究成果对推进妇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有效开展妇女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