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研讨会专题五围绕“文化强国建设与性别平等”主题展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全国农业展览馆等高校、党校、科研院所的14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研讨会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宓瑞新和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黄蕊主持,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楠和《山东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教授陈业强评议。
第一单元
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黄蕊以中华传世典籍和文字训诂为切入点研究孝文化。她认为,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焕发出更强生命力,应重视发挥孝道文化作用,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石。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关景媛从价值、困境、文化、路径四个维度讨论了女性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价值和创造性转化等现实议题。她提出,应处理好道-法-器-用关系,运转多元化女性教育体系,发挥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力。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王明娟对“双创”背景下木兰精神融入当代高校女生思想教育的价值与路径进行了研究,她认为,新时代木兰精神思想教育应广泛吸纳以木兰人物为素材的文化产品和以木兰精神为指引的行为实践等资源,采用学生自主实践为主的施教方式,讲好木兰故事,实践木兰精神。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曹晓华对清末民初女子修身教科书的话语建构与语言转型进行了研究。基于对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女子修身教科书的分析,追溯其“修身”内涵流变,进而剖析教科书和教授法的互动关系,借以管窥近现代女性表达在教科书权力话语网络中的建构过程。她认为,清末民初女子修身教材受中国“女教”传统和舶来“德育”观念的双重影响,在近代文白转型背景下指向女性自主表达和语言思维训练的课堂操演。女子修身科、女子修身教科书及配套的教授法直接参与了近现代性别书写的流变,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话语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向涵羚对《女界钟》及晚清女权革命与公羊学女权主义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女界钟》的内容在经学脉络中融汇和超越西方,鼓励男性以协助者的身份加入女权革命。其对儒家经典作出创造性阐释,以公羊学的方法声明了女权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以女权主义重构儒家理想世界的尝试。
在评议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王楠教授指出,本单元的文章选题紧扣时代脉搏,既有对传统经典的深度挖掘,也有对现代实践的创新思考,从多维视角探讨了文化与性别、性别平等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关系;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理论分析、历史考察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全面深入地剖析问题。黄蕊梳理了孝道文化的多重境界与层次,建议结合社会变迁、现代家庭结构等因素考察对孝道观念和实践的影响。关景媛梳理了中华传统“淑女教育”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建议引入和融合新理论、新视角。王明娟将木兰精神与当代高校女生思想教育相结合,可考虑加强定量分析和跨文化比较。曹晓华发掘了清末民初女子修身教科书的话语建构与语言转型,视角独特、资料丰富、见解深刻,建议加强对历史语境的把握,挖掘对现代女性教育的启示。向涵羚对晚清时期女性解放文本《女界钟》展开解读,建议进一步挖掘文本背后深层次社会、经济、政治动因。
第二单元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妇委会副主任、 副研究馆员于湛瑶以福州茉莉花和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为例,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农村妇女发展的双向赋能。她认为,农业文化的保护传承有助于提升农村妇女的技能、增强其综合素养和文化自觉等,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文化传播等方面也具有独到优势,但目前存在政策支持不足、社会偏见、收入提升有限等问题。她表示,应增强农遗政策的性别敏感,赋权妇女;加强观念教育和舆论引导,培育妇女参与农遗保护传承的文化自觉;支持农村女性创新创业,更好发挥农遗保护传承与农村妇女发展的互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妇女理论教研部、湖南省妇女干部学校副教授陈飞强基于2012年和2020年对HN省领导干部性别意识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近十年来领导干部性别平等认知的变迁情况。他发现,领导干部对性别平等相关法律政策的认知有所加强,对男女共同分担家务表现出广泛认可,对平等参政等也表现出一定认可,但也存在政策制定中性别意识缺损、性别统计缺失等现实问题。
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讲师左玲使用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通过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性别观念因素对居民对环境的关心程度的影响。她发现,平等的社会性别观念、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接触度对提高居民对环境的关心有积极影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魏宁基于在中国西南部民族地区GB村开展的实地调查,对藏族性别身份的身体特征及其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运作模式与表达方式进行研究。她发现,藏族性别的具身实践主要通过宗教仪式中的身体训练、规范化身体习语的使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表演来实现。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曾晨妤探讨了城市化中的女性友好和性别包容问题。她认为,当前“女性友好”的城市发展理念及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性别和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建议将“无(社会)性差的空间”作为我国城市规划的一种理想型,以此推动“无区隔的空间”,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祖悦针对山东高校青年女性的月经疼痛开展问卷调查与田野访谈,讨论月经疼痛的多面性及其社会成因。她发现,月经带来的疼痛不仅限于显性的生理性痛经,还涵盖着精神层面的疼痛。青年女性的月经疼痛感深受文化与社会的形塑、隐喻与规训,文化将月经视为污秽与禁忌,社会将月经塑造为女人的私事,抑制了月经疼痛进入公众视野。
在评议环节,《山东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教授陈业强指出,于湛瑶的调研报告扎实丰富,对有关部门决策具有一定价值,建议加强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总结归纳,更加清晰地阐述和论证双向赋能的机制,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陈飞强的调研报告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建议加强文献脉络梳理,形成更加清晰的对话点和创新点。左玲的文章建议加强概念界定、进一步聚焦和厘清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魏宁的文章建议在聚焦特定族群或以特定族群为案例聚焦性别身份建构问题之间做出侧重,并强化分析。曾晨妤的文章具有很好的跨学科视角,脉络清晰,分析较为透彻,建议调整文章标题使之更能表现文章内容。王祖悦的文章文献综述较为全面,对“生理与精神层面的月经疼痛”的分析较为精彩,建议在“遮蔽的社会性别建构”部分补充现实案例论证,同时注重表述的客观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