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是2006年6月9日赵书记在由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主办、中央党校协办的“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暨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大家好!在这次妇女/性别研究培训基地的评选中,我校女性研究中心很荣幸地入选为全国妇联的妇女/性别研究培训基地,可以说这既是我校女性研究中心多年来坚持不懈地从事妇女/性别研究与教学努力的结果,也是同行专家领导关心、厚爱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党政领导对全国妇联妇女研究会的专家领导的当大力支持、对各高校、党校、社科院、及妇联干校同行专家学者的帮助,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把我校女性研究中心近几年所开展的工作以及今后工作的主要思路与打算,向在座的各位专家汇报如下。
我女性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10月,是国内大学中成立比较早的一个妇女研究机构。从1993.10-2004.10,女性研究中心是在原党委副书记张明芸教授领导下,下设三个副主任,其中一个是专职副主任,由校妇委会副主任蔡志敏主抓女性研究中心工作。
从2004年10月起至今,女性研究中心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由教育科学院的副院长、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张向葵教授任女性研究中心主任、由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晶任副主任,下设两为秘书长,分别由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丛晓波博士、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胡晓红博士为秘书长。女性研究中心由原来的学术团体纳入学校直接领导的体制内的研究机构。在学校的直接领导下,以教育科学院和政法学院为主要依托,联合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多所院系形成合作共建的工作机制,并确定了以科研为中心,以教学为载体,面向社会开展性别培训工作,实现科研、教学和社会实践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9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来我校视察,对我校女性研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我校女性研究中心把性别研究与教学渗透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非常赞同,对我校针对女大学生特点开展女性教育的做法感到高兴,欣然为我校女性研究中心题词“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在彭珮云副委员长的亲切关怀下,2003年初,我校女性研究中心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给了中心半个楼层的工作室,从此,女性研究中心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拥有校部办公楼7楼层3间办公室,一间资料室,一间电脑室,有电脑设备5台,服务器一台,我校女性研究中心在全国较早地走出了三无(无编、无资金、无场所)的工作困境。
国家社科基金子项目一项:“中国妇女解放道路及其特征研究” (01@ZH002),负责人张明芸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一项:“女性参与高等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01JA840015),负责人张明芸;
中国妇女研究会招标项目:“文化震荡对知识女性发展的影响”,负责人张向葵;
亚联董资助项目“妇女教育与社会发展”(1999-2001),负责人张明芸,已完成;
联合国与部委联合项目“加入WTO对中国妇女地位挑战”子课题“加入WTO对吉林省农村妇女的挑战”( 2002年),负责人王晶,已完成;
“东北地区高校女研究生双重角色冲突问题研究”,丁杰(研究生),( 2001.9-2002.5),已完成。“关于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可凌伟(研究生)(2001.9-2002.5),已完成;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妇女发展研究 ”,(2001),负责人张明芸,已完成;
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市场经济与妇女发展 ”,(2002),负责人张明芸,已完成 ;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筹经费)“薇拉•凯瑟创作的女性形象——双手撑起一片天空”,(2003),负责人外国语言学院修树新,已完成;
(2005)吉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开创性别社会学的实践研究”,负责人王晶,正在进行:
“全国高校女性学教学科研网络与数据库建设” (2003-2005),与北京大学合作项目,负责人张明芸。
参加福特基金会赞助的“有中国特色妇女/社会性别学课程建设”课题组。
在项目的拉动下,女性研究中心成员运用性别视角研究女性问题的研究成果也硕果累累。据统计,近5年共发表论文51篇。女性研究中心成员老师积极把性别视角渗透到研究生论文指导中去,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生选择女性/性别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一批跨学科关于女性/性别方面的研究成果。
2002年12月15-18日我校女性研究中心与延边大学妇女研究中心、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联合举办一次以“女性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这是我校女性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一次妇女/性别国际研讨会,扩大了我校女性研究中心在学校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经验。
2004年9月,我校女性研究中心承办了全国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对于推动女性学学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自2000年以来,女性研究中心以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为载体,走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道路,把女性/性别研究推向了学科建设新阶段,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是抓学科建设。在我校,妇女/性别学课程进入了学校主流课堂,在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开设了两门女性/性别方向专业必选课,即“性别社会学”和“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家庭婚姻社会学”,并招收了5名性别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为了体现我校社会学专业女性/性别方向研究的特色,把妇女/性别学科建设进一步向主流化方向推进。我们利用研究生院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出题方式,每为硕士生导师出两套题建立试题库机会,我们加进了妇女/性别学内容,并在2006年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入学考试题中体现出来。我们加进了女性/性别研究内容,这对于加强学生对女性/性别研究的重视和了解,对于提高女性/性别学科的地位具有积极重要意义,此外,为了普及社会性别教育,我们还在全校开设了“社会性别问题研究”通识教育课以及各种讲座,达到普及性别教育的目的。
二是抓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把研究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尽一切能力派兼职教师参与各种类型的女性/性别方面的研讨会和培训,下面是中心骨干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一拦表。
三是抓教学研究。主要是结合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开创性别社会学的实践研究”,开展了课程评估研究,目的是促进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体系与理论建设。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评估研究:
一是对学生进行课程认同感调查与研究。对学生课程认同感调查事关女性/性别学学科建设的市场需求问题。
二是对学生的性别意识进行调查与研究。主要考察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在性别意识上有何变化,可以了解当前社会性别知识生产、复制、运行的机制及途径。
三是对学生中存在的质疑开展调查与研究。女性/性别学是具有质疑、挑战等鲜明后现代特征的学科,挑战传统与现代的学科在与身处传统与现代社会中的学生相遇时同样面临着被挑战和质疑。因此,必须了解学生的质疑点,才能针对问题进行理论建设。为此,我们采取具有一定社会性别理论基础的研究生跟踪本科生课堂,采取课堂扎记的方法,分析与解读学生中不断涌现出来的质疑点,他们代表和反映了整个社会一个庞大群体的性别价值取向,只有找出女性/性别学发展的障碍,才能促进女性/性别学学科的理论建设。目前我们有2名研究生记载了5万字课堂日记,以便作为课程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对学生的访谈资料写出教学研究性论文“女性/性别学学科建设的障碍与归因研究”,并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2发表。
中国妇女研究会这次在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党校妇联系统开展的“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创建工作,对于推动我们进一步搞好妇女/性别问题研究与教学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我们将不辜负全国妇联妇女研究会对我校女性研究中心的支持与希望,我们将借着这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深化我校妇女/性别研究与教学工作,基地建设具体工作具体思路如下:
首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建设相结合。以往女性研究中心工作大多是自下而上开展工作,基地建设的开展,会加大自上而下的领导支持力度,这次基地建设的直接成果就是落实配套资金,促进学校对妇女/性别研究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女性研究中心的硬件建设。
其次,普遍建设与重点建设相结合。为了推动我校妇女/性别研究事业的发展,我们准备在全校建立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网络,作用是把全国妇联妇女研究会关于妇女/性别研究讯息以及性别主流化意识深入观测到各个院系,扩大妇女/性别研究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加强在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婚姻家庭社会学学科专业化建设,打造我院社会学系妇女/性别研究方向特色,形成有影响的教学研究成果。
针对我校女大学生(61.9%)与女教师(42%)占半数的数量优势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源作用,促进两性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和谐作用,我们计划集中研究知识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打造师范院校研究特色。具体研究准备分三个层次进行:
一是围绕校园中的女大学生群体开展“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在问卷调查研究中可以了解女性大学生中的性别意识,并用社会性别理论去改造她们头脑中的传统性别意识,提高她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主体身份意识,造就女大学生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行为,充分实现女性“人”的价值;
二是可以追踪调查女大学生走向社会成为职业女性后,她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即“职业知识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通过她们的成功、失败与困惑,可以透视社会性别关系与机制运作对当代知识女性发展的束缚以及她们在抗争这种束缚的个人能动性,以促进社会性别文化与制度的改造与发展,充分体现女权主义的行动价值;
三是针对老年群体开展“老年知识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以减缓老年群体给社会养老保障与医疗保障带来的社会压力,实现自我完善的目的。
此外,本着教学与研究为地方建设服务的精神,打造地方研究特色,我们准备开展下列研究:与地方计生委与省人口学会合作开展“女性生育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专题研究,揭示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生育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性别盲视问题,为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营造先进的生育社会文化环境。
根据东北是满族发源地,并针对满族文化开发与研究薄弱的状况,我们深入地方基层开展访谈研究,挖掘满族社会性别文化,开展“满汉社会性别文化冲突、融合与变迁研究”,打造地方研究特色,填补满族性别研究的空白领域。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我们一贯的做法与指导思想,我们将继续在这方面努力。今后三年中,女性研究中心继续坚持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抓针对女性/性别现实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抓女性/性别课程的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
对妇女/性别问题的研究要打造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这在前面已谈过了,下面主要谈一下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方面的想法。
在学科建设上,我们的目标是:一是在已经开过的课程中,加强教学质量,打造精品课程。我校现在的精品课程是在专业基础课中设置,这可能也是教育部门主流的规定,要想打造精品课程,先要突破妇女/性别学在课程设置中的位置,只有进入专业基础课程中行列,才可以参加精品课程建设。但是,我们先把教学质量抓上去,让妇女/性别学课程与其它课程有竞争力;
二是加强教学研究,完善学科体系与深化学科理论的建设。如何提高妇女/性别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的课程现在是在“新”具有优势,是其它课程比不了的,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视角新、内容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但是在学科体系上不够完整,理论解释不够丰富和深厚,学科体系可以是 开放性的,但理论阐释必须让人信服,有解释力。因此,我们将结合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开创性别社会学的实践研究”项目,从研究学生的需求与问题出发,并借鉴主流学科理论建设的优势,来干预我们的课程建设,逐渐深化女性/性别学学科的学科体系与理论建设,形成教学研究相关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能继续申报教育部“女性社会学”教学研究项目。
三是培养妇女/性别学学科的教学骨干。妇女/性别学学科是个新兴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此,我们可以在各个文科院系培养爱好妇女事业的骨干教师,通过他(她)们再把性别意识渗透到课堂中去,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运用性别视角去研究现实问题,起到推广与普及性别意识的作用。
特色是基地生存的依据,是基地发展的方向,是基地竞争的品牌。为此,我校女性研究中心未来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与特色是:学科建设专业化与主流化,性别研究地方化与精品化,性别理念行动化。
1.学科建设专业化。针对目前高校中妇女/社会性别学课程建设大多数是在妇女学导论层面上进行普及社会性别理论与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产生的成果大多数是跨学科的妇女/社会性别学导论这种情况下,我校妇女/社会性别学课程建设是以社会学系为载体,构建妇女/社会性别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性别社会学”,发展妇女/社会性别学的分支学科,使妇女/社会性别学的学科建设向专业化方向深入发展,形成《性别社会学》专业教材或《性别社会学课程实践研究》,为妇女/性别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作出贡献。
2.学科建设主流化。针对我校妇女/社会性别学自上而下建立的优势,在已经初步实现课程主流化(如有两门妇女/社会性别学课程纳入社会学系专业必选课程、招生妇女/社会性别研究方向研究生、把妇女/社会性别理论纳入研究生考试内容),我们将进一步利用体制内优势,使妇女/社会性别学成为我校社会学系的品牌与特色课,并使妇女/社会性别学和更多的院系专业相结合,形成妇女/社会性别系列课程群,在妇女/社会性别学基地建设的促进下,把女性教育学、女性文学与写作、国际政治与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下的历史文献解读》,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分别纳入教育科学院、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专业必选课中去,实现对该学科的深化、普及与推广,推进妇女/性别社会学学科建设主流化。
3.性别研究地方化。充分利用东北地域特色和东北师范大学师范教育特色进行研究。根据东北是满族发源地以及满族入主中原后统治中国上百年的历史地位,我们准备做“满族入关前后社会性别关系的变迁研究”及“满汉社会性别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打造地方特色,填补性别研究的空白领域,为繁荣地方文化建设服务。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师范教育特色,受教育者大多数是知识的传授者,且女性占超半数优势的特点,我们准备把“知识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作为女性研究中心另一特色,发挥女性人力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4.性别研究精品化。即我们在缩小研究范围、打造地方特色基础上,生产高质量的精品研究成果,以精品研究提升我校女性研究中心在全国的地位,扩大我校女性研究中心的影响,精品研究我们以发表的成果必须在核心期刊或CSSCI检索期刊上发表为标准。
5.性别研究理念与行动实践化结合。行动是女性主义的基本立场,性别研究与教学以及性别意识的普及,目的就是要干预传统的性别文化生产与复制过程。我们准备整合校内资源,如可以和校妇委会、校工会、校团委与学生会中的女大学生部联合,利用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与“反对家庭暴力”日的纪念活动,在学生中和教职员工中开展性别教育的实践活动,建设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校园文化,然后在走出校门,影响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