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课程英文名称:gender AND sociETY
| | |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批判继承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精华,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系统探讨性别与社会的系列问题。其目的是反思传统性别文化对男女两性的建构,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使学生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对有关社会现象进行性别分析,从而对社会中的性别问题保持一种敏感而深刻的观察与体悟。
| | | 1.佟新著:《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2.胡晓红著:《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3.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4.方刚主编:《男性要解放》,方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 | | |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黑体小4号字,顶靠左边,上下各空一行,下同)
| 本课程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妇女官和西方的社会性别理论,帮助学生运用性别视角和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结合各自的专业知识,提出、解答或者思考本土现实生活中的性别问题;从而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 | | | | | | | 1.佟新著:《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2.胡晓红著:《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3.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4.方刚主编:《男性要解放》,方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