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研究中心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成员 | 科学研究 | 教育教学 | 政策法规 | 吉林省妇女学会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旧栏目>>最新成果>>正文
女性主义常用词汇及概念(二)
2011-04-16 09:55   cheny   (点击: )

9.Feminism(s)(女性主义、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最少包括两个层面,一为理论,一为社会运动。前者藉着一系列的概念,描述和解释女性的处境和经验,并提出改善女性处境的方向。后者则旨在争取性别间平等权利的社会运动。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常常同舟共济。

当代女性主义已发展至讲求多元发展和差异,遂以众数'Feminisms'强调理论和实践中关注因种族、阶级、年龄、性取向、性别认同而在女性之间出现的差异,并且拒绝以白人、中产、异性恋的女性主义的声音视为普遍和唯一的标准。

(译自Dictionary of Sociology,页179;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页195-197)

10.First wave feminism (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

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指在1880至1920年间美国和英国国内女性争取选举投票权的政治运动。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主张女性应该在法律和政治建制中拥有独立的政治地位,当时争取投票权及其后的家庭津贴、避孕及堕胎权、福利权益等运动,围绕着几个核心议题:妇女的家务劳动和母职应获得法例认同和保护,女性亦应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法律地位等。

后来女性主义研究开始指出女性要享受政治选举权不单是法律的问题,还要改变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对女性造成双重剥削的问题,后期在二十世纪初女性主义运动的议题比早期扩大了,包括了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的权利、争取离婚和财产权的法律,因此获得工人阶级妇女和基进活跃份子的广泛支持。

(摘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页98-99)

11.Second wave feminism (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

这是指二十一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欧美国家形成的妇女运动,第二波是相对于在二十年代终结的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而言。

当时美国妇女对争取公民权的运动、反战运动、学生民主运动等深感失望,于是开始成立女性意识提升小组(consciousness raising groups),这些活动以“个人的即政治的”这口号为旗帜,由公民权利运动发展至妇女解放运动,第二波运动秉承第一波的历史,但与第一波有很大的分别,将“政治”和“经济”延展至性、身体和情感(emotion)的范畴,以及其他过去被视为私人的范畴,如家庭。运动还成立了许多新的政治组织:非层级化的意识提升小组,摆脱男性为主导的组织运作模式,并强调直接参与和另类的生活模式。

Betty Friedan在1963年所写The Feminine Mystique一书,对第二波亦起了重大的激励作用,她写的是白人、异性恋、中产女性,那种既没有自己的事业、又困于全职家务那种无以名状的挫折感。

总括而言,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是关于生育权的抗争,再引申至反抗性别和家庭暴力的妇女运动,这对建立性别身份(gender identity)有莫大影响。

女性主义运动提倡个人经验与公共政策有密切关系,第二波妇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挑战传统对“政治”的狭隘见解,将生育问题与经济生产结连起来,将个人的与政治的结连起来,改变了当代的政治思想。

(摘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页251-253)

12.Gender(性别、社会性别)

性别为二元化的男女分野。本质论者视性别为自然、先天的生理差异,并由此影响了她/他们行为和外观。部份女性主义者则提出性别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当中牵涉了社会架构、家庭、就业、教育等诸种因素),强调性别之间的权力关系(如:女男不平等)。性别有时候会相对于性(Sex)而言,以凸显前者属于社会文化层面,后者则为生理层面。部份女性主义者反思这种二元分立模式会将女性“自然”地置于附属位置的危机。

性别在女性主义政治策略中可以成为集体行动的身份,以争取女性在社会中的平等机会。另一方面,性别也是异性恋霸权巩固其有效性的方法(如:异性相吸、男婚女嫁)。当代论述的发展超越了女男两性的性别认同(如:跨性别),颠覆先天和社会建构非男则女的定位,以及由男女性别定型而衍生的压迫迫(如:女性的就业机会、变性者的社会权益)。

(摘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页106-108; Dictionary of Sociology,页197-198;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页220-222)

13.Gender role(社会性别角色)

社会性别角色的观念建基于性/生理性别(sex)与性别/社会性别(gender)的区分(参考sex (性)和gender(性别)的词汇解释),社会教化女性须负上具阴性特质的社会责任和角色,而男性则负上阳性特质的社会责任和角色。此概念曾被用作挑战社会上许多与生理性别(sex)有关的歧视与不公,例如女性主义者指出既然妇女要负担生育这个社会责任,便应为受雇的女性提供有薪分娩假,以履行照顾丈夫和孩子的责任。

然而如“角色理论”(role theory)的弊端一样,此概念将角色视为僵化不变,又假设人人皆心甘情愿地自由选择履行这些社会责任,天真地认为要改变现状的话纯属个人选择的问题。

(摘译自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页223)

14.Gendered division of labor(性别分工)

以生理性和社会性别为基础,社教化将男性和女性分别规范在以性别特质界定的工作岗位;父权社会中女性的教育和职业路径被局限于从属的岗位,即使有女性已达到与男性相若的技术和教育,性别分工的观念限制她们只能担当男性以下的职位。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认为男女不平等源自性别分工;人类学者亦指出男性所负责的工作总被视为较重要和不可缺少。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学者认为母职是构成性别分工和延续女性从属的主因。Susan Griffin认为,总括来说西方文化视文化、语言视男性的范畴,女性则被视为属于大自然,因此男性应负责公共领域的活动(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女性的天职则是家庭。

(摘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页67-8)

15.Homophobia(对同性恋者的恐惧、恐同症)

某些人对女同性恋者和男同性恋者,以及对同性性接触的形象或念头的回应是恐惧和畏怕,犹如人们对恐惧之物例如蜘蛛或蛇的反应,或如禁忌(taboo)之物,人们相信它们拥有伤害和玷污人们的力量。Homophobia指的是这种对同性欲望、行为或个人的同类恐惧反应。它也被更广泛地用来形容对女男同性恋者的歧视,以及缺乏宽容、仇视的、具敌意的或其他富伤害性的行为和态度。女性主义者指出主流的性别定型意识形态将异性恋视为“真男人”和“真女人”的必要条件,而恐同症便是源于这种意识,并进而巩固这些标准。反女性主义者利用homophobia将女性主义者妇女及支持女性主义的男性标记为基婆和基佬。

(译自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页254)

16.Identity politics(身份认同政治、身份政治)

身份认同政治结合了集体身份与政治,强调身份认同具有政治性,而政治组织也须要以身份认同作为团结的基础。身份认同政治的出现是由于社会中某种社群遭受压迫,故而集结起来互相支持,策划政治策略和行动,期望藉此改变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身份认同政治与女性主义有密切关系。前者重视不同个体和社群的需要,企图暴露社会身份的差异性的策略,与后者认为“个人的即政治的”的理念十分吻合。身份认同政治有助女性主义者反思女性之间的差异性,不以白种、异性恋、中产的女性主义者视为所有女性的模阶。

(摘译自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页263-264;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Women,页1097-1098)

来源:女权在线 作者/译写:招璞君、金晔路、陈泽蕾、王惠玲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