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研究中心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成员 | 科学研究 | 教育教学 | 政策法规 | 吉林省妇女学会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旧栏目>>基地展台>>正文
“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创建计划及可行性报告
2006-06-25 08:46   luozc   (点击: )

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

一、 创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必要性

中国妇女研究会为了推动我国妇女/性别研究事业的发展,探讨妇女/性别研究进入社会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主流的经验,在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党校妇联系统开展了“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创建工作。我校女性研究中心以及校领导非常重视这一举措,积极响应并争取申报“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建设,如果能够申报成功,不仅能够推动我校女性研究中心妇女/性别研究与学科建设事业向更深度和更广度方向发展,而且会发挥我校女性/性别研究中心在东北地区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培养先进性别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1.创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将推进我校妇女/性别研究事业的深入发展。我校女性研究中心是全国成立较早的女性研究中心之一,她已经走过13年的形成、发展、壮大的历程,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队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尽管如此,在妇女/性别研究充分发展、并且进入学术主流的背景下,我校女性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存在研究主题不够集中,学术力量整合不足的困境。这一困境阻碍了我校妇女/性别研究走向学科前沿的步伐。因此,创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我校女性研究中心进一步发展的契机,通过创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我们围绕一个或几个具有特色的核心研究课题展开研究,以课题整合和扩大研究力量,调整已有成员的研究内容,同时对新成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进行培训,以期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学术队伍。

2.创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将促进我校妇女/性别教学实践的快速发展。我校在妇女/性别的教学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多层次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教学:其中包括政法学院社会学中开设的“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婚姻家庭社会学”等专业课和在全校开设的“社会性别研究”的通识知识教育课,还包括在全校开展的主题系列报告。据悉,2006年高考招生新增设的25个专业中,女性学名列其中。这一新动向意味着妇女/性别学学科发展和教学实践迫切需要培训教师队伍,开发课程体系,推广妇女/性别研究课程。为此,我校希望在已有的课程建设基础上,借助妇女/性别研究基地之时机,加快我校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建设,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教材的开发和建设,完善我校已有的教学,以满足妇女/性别研究飞速发展的需要,

3.创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将有利于我校教师和学生的先进性别意识的形成,并且以此最大限度地影响到社会。我校是以“面向基础教育”为本的师范类大学,承担着基础教育的重任,老师的性别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而我们的学生又将影响到他们的学生,她们(他们)会成为传统性别文化的复制者和生产者。因此,在我校创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一方面对从事妇女/性别研究和教学的老师进行专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开设出高质量的妇女/性别研究课程,使教育者首先接受性别教育;另一方面,以高等教育带动基础教育,可以以我校师范教育阵地为载体,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性别培训,这对传播性别意识将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院校建设妇女/性别研究培训基地意义更加深远。

4.创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将会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这对东北经济振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东北振兴中诚然存在着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老产业和新技术的矛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是,落后的传统性别观念与文化的束缚,也是影响东北振兴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女性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人力资源,如果在我校建立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对于促进东北地区女性传统性别观念的解放,培养先进的社会性别意识,开展赋权于女性的行动实践,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振兴,将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希望借助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建设之机,使之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机遇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创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可行性

我校女性研究中心争创妇女/性别研究基地具备良好的内部与外部建设环境。

1.有一批较稳定的热爱女性/性别研究事业的兼职和专职教师研究队伍

自1993年我校女性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把研究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借助国内外力量,抓住一切机遇,为中心兼职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和条件。近5年来,中心筹措资金资助15名骨干成员参与各种类型的女性/性别方面的研讨会和培训,参加会议的次数达40多人次。通过参加研讨会的方式培养了一批热爱女性研究事业、专业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成为女性研究中心的骨干力量。在培养兼职中心成员基础上,中心重点培养了2名专职从事女性/性别研究教师,其中一名是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晶,接受过2005年4月中国妇女研究会举办的性别研究培训班的培训,参加由中华女子学院、密西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举办的妇女学课程研究生班学习,参加了由福特基金会赞助的由杜芳琴教授主持的“建设有中国特色妇女/社会性别学课程”研讨会,还有北大妇女研究中心进修经历。另一名是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胡晓红,她从事女性/性别研究与教学已有5年,多次参加各种女性/性别研讨会,研究成果丰富。众多的女性/性别研究的兼职教师将为我们承担“女性/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建设准备了一支优秀人才队伍,她们将成为推广妇女/性别研究课程的主干力量。专职妇女/性别研究教师将为我们承担中国妇女研究会的重大理论课题研究提供了专业性人才保证。详见女性/性别研究队伍建设一览表。

2000-2005主要中心成员参加女性/性别研讨会一览表

张明芸

原中心主任

2001.3美国密西根大学亚洲妇女学学科建设研讨会;2002.6中韩女高等教育研讨会;2004.11香港女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国内女性/性别研讨会数次;

张向葵

现任中心主任

2004.11香港女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2005.11厦门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王晶

现任中心副主任

2002.7参加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性别课程研讨会;12月广州“有中国特色妇女/社会性别课程建设”研讨会;2003.7月上海国际女权研讨会;2005.4月参加北京全国妇女研究会主办的性别研究方法培训班;7月参加杭州上海“有中国特色妇女/社会性别课程建设”网络大会;2002.8-2003.1在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与社会学系进修女性学课程;2004-2005年参加由密西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华女子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女性学研究生班课程培训;

胡晓红

现任中心秘书长

2001.7 大连大学 国际性别论坛;2002.7延边大学 女性与教育研讨会;2002.12延边大学“女性在现代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研讨会; 2003.8大连大学女性/性别课程建设论坛;2004.9大连大学“新世纪亚洲妇女/性别研究与教育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

马晓雁

原中心副主任、原工会副主席、现统战部部长

1999.10-2000.10由亚联董资助到日本东京女子大学进修学习一年;

蔡志敏

原中心副主任、现校妇委会副主任

2001.7大连大学国际性别论坛;2002.7延边大学 女性与教育研讨会;2002.12延边大学“女性在现代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2003.8大连大学女性/性别课程建设论坛;2003.12香港中文大学妇女学科建设研讨会;

中心成员刘淑娜(文学院)、宫秀华(历史学院)、徐家玲(历史学院)、张宏薇(传煤学院)、赵继伦政法学院)、张宏薇(外国语言学院)、修树新(外国语言学院)等参加2001.7大连大学 国际性别论坛;2002.12延边大学“女性在现代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研讨会; 2003.8大连大学女性/性别课程建设论坛;

2.有较强的妇女/性别研究科研成果与研究能力

我校女性研究中心是校级所属、校院共建的研究机构,因此,运用社会性别视角,站在女性立场上,为创造和谐的两性社会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女性研究中心的根本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女性研究中心的成员积极争取校内外各种项目。近五年来,我们共承担了国家部委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省级社科项目3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际间横向合作项目1项、福特青年基金项目2项、校内青年基金项目2项,总计主持过10项与妇女/性别有关的研究项目,具体如下:

1.200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妇女解放道路及其特征研究” (01@ZH002),负责人张明芸 ,已完成;

2. 2001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女性参与高等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01JA840015),负责人张明芸,已完成;

3.中国妇女研究会招标项目:“文化震荡对知识女性发展的影响”,负责人张向葵;

4.亚联董资助项目“妇女教育与社会发展”(1999-2001),负责人张明芸 ,已完成;

5.联合国与国家部委项目“加入WTO对中国妇女地位挑战”子课题“加入WTO对吉林省农村妇女的挑战”( 2002年),负责人王晶,已完成;

6.福特青年基金项目“东北地区高校女研究生双重角色冲突问题研究”,丁杰(研究生),( 2001.9-2002.5),已完成。

7.福特青年基金项目“关于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可凌伟(研究生)(2001.9-2002.5),已完成;

8.(2001)年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妇女发展研究 ”,负责人张明芸,已完成;

9.(2002)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市场经济与妇女发展 ”,负责人张明芸,已完成 ;

10.(2003)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筹经费)“薇拉•凯瑟创作的女性形象——双手撑起一片天空”负责人修树新,已完成;

11.(2005)吉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开创性别社会学的实践研究”,负责人王晶,正在进行:

12.院校横向合作项目1项:“全国高校女性学教学科研网络与数据库建设” (2003-2005),与北京大学合作项目,负责人张明芸。

13.参加福特基金会赞助的“有中国特色妇女/社会性别学课程建设”课题组。

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两次承办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

申请“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负责人王晶承担过多项省部级项目,有能力承担并完成“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建设任务,其资讯具体如下:

198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2004年7月获该校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兼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讲“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婚姻家庭社会学”,主持全校“社会性别问题研究”通识教育课讲授,已招生两届妇女/性别方向研究生5名,她们都参加了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创建性别社会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跟踪课堂写下几万字课程日记,对学生进行访谈,做了课程问卷调查,有一定的性别课程研究基础。主持过的项目有:

1.联合国开发署“加入WTO对中国妇女的挑战”子课题主持人,2002年;

2.教育部十五社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项目主持人(01JA810025)2002-2005;项目成果《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一书获2005年度吉林省长白山图书一等奖(吉林省图书管理局),东北师范大学第四届优秀著作一等奖;

3.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创建性别社会学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2005年6月;

4.农业部十五软科学课题“小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研究”项目主持人;

5.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中国特色妇女解放理论研究”;

6.吉林省九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势力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主持人;“宗教势力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研究报告获吉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在项目的拉动下,女性研究中心成员运用性别视角研究女性问题的研究成果也硕果累累。据统计,近5年共发表论文51篇。(见附表1)女性研究中心成员老师积极把性别视角渗透到研究生论文指导中去,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生选择女性/性别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一批跨学科关于女性/性别方面的研究成果。(具体见附表2)

附表-1:女性研究中心主要成员科研成果(2000-2005)

张向葵:

1.《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结构探新》 2001.10《职业技术教育》;

2.《当前形势下知识女性心理素质分析》2001.3《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结构测查问卷的编制》2002.2《心理科学》;

4.《我国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特点的调查研究》2001.3《心理学探新》;

5.我国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现状的研究》2001.4《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6.《我国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2001《回顾与前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新视点》,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7.《知识女性工作压力归因特点及相关研究》2001《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8.《社会文化震荡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2005,4《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9.《社会文化震荡中性别差异研究》;2006,2《心理科学》。

张明芸:

1.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女性研究及其实践 女性研究论丛2002,3期 ;

2. 中国女性教育的特点及其跨世纪发展趋势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1期;

3. 《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

4.“中国特色妇女解放与发展道路探讨”《中国妇运》2004年第3期

张明芸 蔡志敏: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过程对中国妇女解放的影响探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4,1

2.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妇女解放 东北师大学报 2002,1期

3.中国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高教研究2000,1期

4.解放与创造:新世纪女性的发展趋势 东北师大学报 2001,增刊

王晶:

1.“性别不平等根源的多重视角透视”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独撰

2.“中国特色妇女解放与发展道路探讨”《中国妇运》2004年第3期

3.“试谈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历史经验”,《北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对现阶段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道路的理论思考”,《人口学刊》2003年5期

5.“女性学学科建设的障碍与归因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06.6期转载

6.“生育文明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延边大学学报》2006.2期

胡晓红:

1、专著:《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男女有别”还会走多远?》,《社会学家茶座》,第10辑;(独撰)

3.“福利权力是个人的还是家庭的”——从性别视角看福利供热制度改革与社会公平重建?《妇女研究论丛》2006.2期,CSSCI 检索,重点刊物;

4.《两性和谐的哲学理解》,《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1期;(重点刊物 独撰)

5.《女性主义研究理念的现代转向》,《浙江学刊》,2004年2期 ;(CSSCI 独撰)

6.《女人的“性解放”与“女性解放”》,《社会》,2004年5期;(核心期刊 独撰)

7.《对中国本土性别社会学学科构建的几点前提性思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1期;

8.《性别角色的社会构建》,《平等 和谐 发展》论文集,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独撰)

9.《对话·批判·超越——社会理论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研究》,2004年9月20-24日“新世纪亚洲妇女/性别研究与教育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独撰)

10.《我国男女平等的实践探索与价值追求》《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6期;

11.《影响女性地位的因素分析》“女性在现代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国际研讨会入选论文;

王玢玲:中国婚姻家庭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8月;

徐家玲:1.“妇女与宗教教育”《妇女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

谷峪:1.确定适应社会进步的新型女性观 《长白学刊》2003年02期

2.中日近现代女子学校教育比较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

逄增玉:《女人是祸水吗——对虎妞形象及其与祥子关系的再思考》,《北华大学学报》2001.4

张宏薇:1.《高校知识女性新形象的建设与塑造》,“女性在现代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2年12月;

2.《苔丝与艾德娜:父权制度下的悲剧》,《学术交流》,2003年4月;

修树新:

1.“高校知识女性新形象的塑造与建设”,《“女性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延边大学妇女研究中心,2002年12月;

2.“藩篱中的夏娃们—评薇拉•凯瑟笔下的家庭主妇形象”,《理念与现实——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新视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

3.“美国拓荒时代创业的妇女——评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云雀之歌》,《我的安东妮娅》”,《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2003年12月;

4.“美国当代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独撰,《学术交流》,2003年12期;

郭学贤:"妇女参政难探析",《议政》,2002年2期;

吴敏先:论毛泽东妇女人权保障思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4;

张德:《 女性心理学 》 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6年6月;

表-2: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指导运用性别视角指导论文一览表(2000-2005)

论文时间

指导教师

硕士生

硕士论文

所在单位

2000.5

逄增玉

朱玉

病态的狂想和激情的宣泄——新感觉派小说的性别叙事模式

文学院

2000.5

盛广智

刘劲松

《诗经》女子的情爱世界

文学院

2000.6

杨玉洁

修树新

薇拉·凯瑟笔下的夏娃们——评《啊,拓荒者们》、《云雀之歌》和《我的安东尼亚》中的女性形象,透视薇拉·凯瑟的妇女观

外国语

学院

2001.5

杨玉洁

付天舒

美国梦——男性的"奇境",女性的悲剧

外国语

学院

2001.5

黄际英

金英爱

“萨拉”——后现代社会两性关系的反思

2003.5

逄增玉

刘春铁

论端木蕻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文学院

2004.5

增玉

赵晖

时代冲击下矛盾的女性世界

文学院

2004.5

黄凡中

徐子茼

女性状态的个人化写作

文学院

2004.5

曲晓范

李爽

略论辛亥革命时期上海的妇女解放运

历史文化学院

2004.5

徐家玲

刘洪英

11—13世纪拜占廷皇室妇女地位探究

历史文化学院

2004.5

宫秀华

袁波

古罗马社会转型时期婚姻制度的演变

历史文化学院

2005.6

韩东育

齐畅

先秦七子的妇女观

历史文化学院

2005.6

曲晓范

王玉民

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女性材料培养女性角色意识

历史文化学院

2005.6

詹子庆

赵玉宝

先秦性别角色研究

历史文化学院

2005.5

程舒伟

赵赢

中学历史教育中对女生“因性施教”的思考

历史文化学院

2005.5

袁桂林

修宏方

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科学学院

2005.6

周奇文

田玉彬

宋代女性词作者的悲伤意蕴

文学院

2003

张向葵

许玉萍

城乡男女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研究

教育科学学院

2005

张向葵

闻明静

男女师范大学生心理压力与成因

教育科学学院

2006

张向葵

宋爱芬

职业女性压力应对研究

教育科学学院

2006

张向葵

郭庆童

男女大学生依恋式恋爱特点研究

教育科学学院

3.有较丰富的妇女/性别研究的教学实践经验

妇女/性别研究是为了知识生产,而生产出来的新知识要靠教学来传承。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妇女/性别研究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推动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主流化和普及化。而我校女性研究中心自2000年成立社会学系以来,以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为载体,较早地把妇女/性别研究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较早地在社会学系招生了妇女/性别方向的研究生,较早地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普及社会性别意识的“社会性别问题研究”通识教育课,为我校申报妇女/性别研究基地建设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1)实现了妇性/性别学课程主流化。自2000年以来,我校女性研究中心与政法学院联合,以政法学院为依托,在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开设了两门妇女/性别方向专业必选课,即“性别社会学”和“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婚姻家庭社会学”。2004年招收第一届社会学专业妇女/性别研究方向研究生,目前已有两届研究生共5名,到2006年预计有研究生10人。从2006年起,已把妇女/性别研究内容列入研究生考试内容,妇女/性别研究方向成为我校社会学系特有的专业研究特色。

(2)实现了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建设专业化。在社会学系最初开设妇女/性别研究课程时名称叫“女性学概论”,虽然该课程以其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但是感觉到社会学专业性不强,是在妇女学导论层面上,没有体现社会学专业特点。于是在第二伦授课时做了内容调整,改为“女性社会学”,虽然在理论范畴和概念上增加了社会学话语,但也受到一部分同学尤其一男同学为主的质疑,即男性被边缘化,没有男性的经验与感受,为此,在第三伦授课时,针对目前妇女/性别研究教学大多在妇女学导论层面上,我们尝试把妇女学与社会学交叉结合,开设了“性别社会学”,在目前没有妇女学学科门类的情况下,走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建设社会学专业化道路,并按照中国妇女研究会“十一五”规划精神,一方面在妇女学层面上总结梳理妇女学、女性学、妇女/社会性别学、社会性别学、性别学、妇女/女性/性别研究等不同的称呼意义及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从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层面上梳理女性社会学、性社会学、两性社会学、性别社会学等称呼的意义及价值取向,明晰不同概念的内容及意义,规范学科概念,确立性别社会学的研究内容、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

(3)开展了对“性别社会学”课程评估研究。为深化学科建设专业化,我们结合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开创性别社会学实践研究”课题,在社会学系开展了对“性别社会学”课程评估研究,以进一步促进性别社会学课程体系与理论建设,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对学生进行课程认同感调查与研究。对学生课程认同感调查事关女性/性别学学科建设的市场需求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课程前测与后测对比研究,研究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初步感觉和学习后的认同率变化情况,以便评估该课程的绩效。通过课程前测结果分析,我们得知,当女性\性别课程与学生相遇时,从课程名称上看,对学生的吸引高达87%,说明女性\性别课程在学生中有很大的吸引和需求,在同其它课程相比较,有一定的选课竞争力。至于课程后测结果分析正在进行中。

二是对学生的性别意识进行调查与研究。同样是根据课程前测后测对比研究,研究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在性别意识上有何变化,可以了解当前社会性别知识生产、复制、运行的机制及途径。

三是对学生中存在的该课程质疑点调查与研究。女性/性别学是具有质疑、挑战等鲜明后现代特征的学科,挑战传统与现代的学科在与身处传统与现代社会中的学生相遇时同样面临着被挑战和质疑。因此,必须了解学生的质疑点,才能针对问题进行理论建设。为此,我们采取具有一定社会性别理论基础的研究生跟踪本科生课堂,采取课堂扎记的方法,分析与解读学生中不断涌现出来的质疑点,找出女性/性别学发展的障碍,从而促进女性/性别学学科的理论建设。目前我们有2名研究生记载了5万字课堂日记,以便作为课程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妇女/性别社会学建设中的理论障碍”阶段性成果正处于发表中。

总之,5年来的课程实践,为我校申请“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建设奠定了前期准备工作。总的来说,学生中对该课程的赞扬声是主流的,但质疑声也是存在的(详见附表)。赞扬声使我们对女性/性别学学科建设增强信心和勇气,使我们对妇女/性别学学科建设前景充满乐观,但同时,不能忽视质疑声的存在,他们(她们)在妇女/性别学课堂上虽然是少数群体,但是,他们(她们)代表和反映了整个社会一个庞大群体的性别价值取向。为此,我们希望能在中国妇女研究会创办“妇女/性别研究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支持下,进一步深化性别社会学课程实践研究,形成有分量的《性别社会学课程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

4.有校、院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

我校女性研究中心从成立至今,一直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1993年10月,女性研究中心在原校党委副书记张明芸的亲自领导下正式成立,此后,女性研究中心在张明芸的亲自领导下,以每年2万元的活动经费资助培养女性研究中心的兼职人员,使女性研究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我校女性研究中心有2名专职教师从事妇女/性别研究与教学,有近30名兼职教师热衷于妇女/性别研究,她们(他们)中每年都有多人指导研究生选择妇女/性别方向的论文(见附表)。此外,我校女性研究中心现有用房面积300多平方米,设在校部7楼,其中办公室3间,资料室1间,电脑室1间,有电脑设备6台,服务器一台,照相摄像器材各1台,我校女性研究中心在全国较早地走出了“三无”的工作困境。

从2004年10月起至今,女性研究中心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由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张向葵教授任女性研究中心主任,由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晶任副主任,由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丛晓波博士、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胡晓红博士为秘书长。校领导对妇女/性别研究极为重视,正式确认女性研究中心为校属的正处级研究机构,并由学校党委书记亲自分管,这就意味着女性研究中心的领导成员不再是兼职做妇女/性别研究与教学工作,而是要把妇女/性别研究与教学纳入主流日常工作中去,意味着女性研究中心组织机构已纳入学校体制内,形成在学校的直接领导下,以教育科学院和政法学院为主要依托,联合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多所院系合作共建的工作机制,并确定了以科研为中心,以教学为载体,面向社会开展性别培训工作,实现科研、教学和社会实践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思路。

为了积极争取中国妇女研究会创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建设,我校女性研究中心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同意按照中国妇女研究会创建基地的要求,每年投入基地建设专项经费不少于15万,女性研究中心主要依托单位教育科学院和政法学院也同意给予配套资金5万,我们还将向省里有关部门多渠道申请资金赞助基地建设。

三、 基地三年内的主要研究、教学计划及预期成果

今后三年中,女性研究中心继续坚持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道路,一手抓针对女性/性别问题的研究,一手抓女性/性别课程的建设。

(一)关于女性/性别问题的研究

未来我校妇女/性别研究,计划围绕以下主题开展系列研究,打造地方品牌与学校特色。

1.围绕“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主题进行研究。针对我校女大学生(61.9%)与女教师(42%)占半数的数量优势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源作用,促进两性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和谐作用,我们计划集中研究知识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打造学校特色。具体研究准备分三个层次进行:

一是围绕校园中的女大学生群体开展“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在问卷调查研究中可以了解女性大学生中的性别意识,并用社会性别理论去改造她们头脑中的传统性别意识,提高她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主体身份意识,造就女大学生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行为,充分实现女性“人”的价值;

二是可以追踪调查女大学生走向社会成为职业女性后,她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即“职业知识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通过她们的成功、失败与困惑,可以透视社会性别关系与机制运作对当代知识女性发展的束缚以及她们在抗争这种束缚的个人能动性,以促进社会性别文化与制度的改造与发展,充分体现女权主义的行动价值;

三是针对老年群体开展“老年知识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以减缓老年群体给社会养老保障与医疗保障带来的社会压力,实现自我完善的目的。

2.开展“女性生育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专题研究。揭示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生育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性别盲视问题,为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营造先进的生育社会文化环境。

3.开创“满汉社会性别文化比较研究”、“满族入关前后社会性别关系的变迁研究”及“满汉社会性别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研究”系列研究,打造地方特色,填补性别研究的空白领域,为繁荣地方文化建设服务。

(二)关于女性/性别学学科建设

我们在继续做好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开创性别社会学的实践研究”基础上,继续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女性社会学”研究课题,题目是“开创性别社会学课程实践的理论研究”,逐渐深化女性/性别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主要研究内容有:

1.关于性别社会学相关课程名称的研究。目前,关于性别研究的课程名称很多,从性别学导论层面上,有妇女学—女性学—妇女/社会性别学—社会性别学—性别学等不同的称呼。从社会学的分支层面看,有女性社会学—性社会学—两性社会学—性别社会学等称呼。课程名称的模糊性常常出现学者用不同的名称指相同的意义或是用相同的名称指不同的意义,说明该学科仍然处于不断地清晰与明确的建设过程中。本课题研究意在理清课程名称的发展脉络,确立性别社会学的研究内容、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

2.关于性别社会学课程实践的研究。课程的成功与否需要来自学生的评判,我们开展性别社会学实践已有多年经验,有大量来自于学生对该课程建设反映的第一手资料和课程日志,通过对课程跟踪研究,总结出该课程建设中的经验与障碍,从经验中升华理论,从障碍中找出原因,解决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迷惑与质疑,为建设有统一认同的课程内容与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3.关于性别社会学课程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范式的研究。不同的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范式决定话语的不同和观点的迥异。性别社会学试图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经典社会学理论中找到结合点,避免理论分析的片面性和偏激。

4.关于性别社会学课程内容体系研究。在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下,确定性别社会学课程内容体系,理论篇包括:关于性别的生物学理论、关于性别的建构主义理论、关于性别的女权主义理论、关于性别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关于社会学经典理论的性别反思;问题篇指用上述理论分析现实中的性别问题,如: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排斥问题、社会分工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社会文化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社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问题等。

5.关于性别社会学方法的研究。包括:方法论研究,如何认识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具体方法研究,如何根据具体问题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及方法论探讨;

此外,为提高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水平,女性研究中心将积极参与各种女性/性别方面的研讨会与培训。

(三)预期研究成果

女性/性别研究预期成果,将围绕“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与“生育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两个方向的研究,形成系列研究论文,并着手开展满汉性别文化比较研究。

女性/性别课程建设预期研究成果,在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开创性别社会学实践研究”基础上,形成系列研究论文:性别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障碍分析;论性别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学理论反思;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性别问题分析;性别社会学课程理念与研究方法的思考。终极研究成果为教材或著作《性别社会学课程实践的理论研究》。

近期,我校女性研究中心已与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拟合作开设“社会性别问题研究专栏”,拟出系列论文,扩大妇女/性别研究的影响。

四、 基地发展方向及特色

特色是基地生存的依据,是基地发展的方向,是基地竞争的品牌。为此,我校女性研究中心未来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与特色是:学科建设专业化与主流化,性别研究地方化与精品化,性别理念行动化。

1.学科建设专业化。针对目前高校中妇女/社会性别学课程建设大多数是在妇女学导论层面上进行普及社会性别理论与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产生的成果大多数是跨学科的妇女/社会性别学导论这种情况下,我校妇女/社会性别学课程建设是以社会学系为载体,构建妇女/社会性别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性别社会学”,发展妇女/社会性别学的分支学科,使妇女/社会性别学的学科建设向专业化方向深入发展,形成《性别社会学》专业教材或《性别社会学课程实践研究》,为妇女/性别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作出贡献。

2.学科建设主流化。针对我校妇女/社会性别学自上而下建立的优势,在已经初步实现课程主流化(如有两门妇女/社会性别学课程纳入社会学系专业必选课程、招生妇女/社会性别研究方向研究生、把妇女/社会性别理论纳入研究生考试内容),我们将进一步利用体制内优势,使妇女/社会性别学成为我校社会学系的品牌与特色课,并使妇女/社会性别学和更多的院系专业相结合,形成妇女/社会性别系列课程群,在妇女/社会性别学基地建设的促进下,把女性教育学、女性文学与写作、国际政治与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下的历史文献解读》,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分别纳入教育科学院、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专业必选课中去,实现对该学科的深化、普及与推广,推进妇女/性别社会学学科建设主流化。

3.性别研究地方化。充分利用东北地域特色和东北师范大学师范教育特色进行研究。根据东北是满族发源地以及满族入主中原后统治中国上百年的历史地位,我们准备做“满族入关前后社会性别关系的变迁研究”及“满汉社会性别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打造地方特色,填补性别研究的空白领域,为繁荣地方文化建设服务。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师范教育特色,受教育者大多数是知识的传授者,且女性占超半数优势的特点,我们准备把“知识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作为女性研究中心另一特色,发挥女性人力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4.性别研究精品化。即我们在缩小研究范围、打造地方特色基础上,生产高质量的精品研究成果,以精品研究提升我校女性研究中心在全国的地位,扩大我校女性研究中心的影响。

5.性别研究理念与行动实践化结合。是指用我们的教学与科研影响社会、干预社会、改造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利用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与“反对家庭暴力”日的纪念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性别教育的实践活动,建设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校园文化,然后在走出校门,影响社会。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