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研究中心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成员 | 科学研究 | 教育教学 | 政策法规 | 吉林省妇女学会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大学设立“婚姻家庭教育”选修课
2013-03-07 09:08   cheny   (点击: )

此次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杜惠平带来15份提案,内容涉及养老、医疗保障、农业科技等多方面。不过,他说自己最为看重的还是一份《关于在大学设立“婚姻家庭问题教育”选修课的提案》。因为这是他作为一个父亲、一位校长为自己的女儿和学生提出的提案。

大学生认知偏差已成为部分婚姻挫折的重要原因

去年9月,杜惠平的女儿在高考后顺利进入了大学校园。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作为父亲的杜惠平“突然”意识到“女儿长大了”。而作为校长的他知道,长大的女儿在大学四年面临的将不仅是学业的挑战,还有诸如恋爱甚至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的考验都会随之而来。

8年前,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校大学生结婚禁令正式解除。杜惠平认为,大学生结婚禁令的解除是人文精神和法治观念进步的体现。而禁令解除后,大学生恋爱、结婚非议减少,恋爱现象也显得较为普遍。有调查显示,80%多的大学生曾有过恋爱经历。

在多年教育生涯中,杜惠平自己就曾目睹,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家庭与学业的关系而走了弯路,这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他深为痛心。

在杜惠平的眼中: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普遍缺乏。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书本、杂志和跟同龄朋友交流。

去年4月,《小康》杂志发布的2012年“中国人性健康感受”报告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杜惠平的推断。在两万多名年轻参与者中,“通过网络”主动寻求性知识排在首位,其次是“自己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杜惠平说,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不仅容易造成对身体的伤害,还容易给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带来隐患。

在杜惠平的观察中,很多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开放性、随意性有余,理性不足,婚姻家庭观还很不成熟。“他们往往追求爱情的浪漫,而忽视爱情的义务和道德,将性和婚姻截然分开,注重恋爱的过程,不注重恋爱的结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定市场。”杜惠平认为,对于现代婚姻家庭的认知偏差,已成为部分婚姻失败与家庭挫折的重要原因。

平日里总是喜欢与学生们打交道的杜惠平还在偶然间发现了“网游婚姻”在大学生中的盛行。他告诉记者,部分学生沉溺网络,热衷网上结婚、离婚,甚至把“网游婚姻”当成了逃避现实的“安乐窝”。而网游婚姻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和娱乐性,“这很容易使年轻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不重视婚姻,误导大学生的婚姻观。”他说。

杜惠平认为,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观,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建议在高校设置“婚姻家庭问题教育”选修课

杜惠平向记者介绍,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婚姻家庭教育只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所涉及,但大部分教材内容比较陈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并且内容比较少,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只谈一些比如友谊与爱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等,“实践中缺乏指导意义,根本满足不了大学生的要求。”

在杜惠平提供的一份2011年人口计生部门对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需求调查显示,512名被调查者中有93.8%的人认为“很有必要”、“有必要”在大学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并有79.3%的人选择设为“必修课”或“公选课”,大学生多数都渴望能有正规的、系统的、科学的性健康教育来引导自己,从而为婚姻家庭打下基础。

杜惠平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能正确驾驭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家庭,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高校应该使自己的学生对人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婚姻、爱情、家庭等。大学生是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群体,毕业以后几年内都会面临结婚的问题,在此之前,非常有必要受到婚姻家庭方面的科学教育。

为了自己的女儿,也为了自己所有的学生,杜惠平建议在高校设置“婚姻家庭问题教育”选修课。他建议,由教育部门和人口计生部门联合组成专家组,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出具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性、实践性、科学性的大学生婚姻家庭问题教育教材。同时,加紧培训相关教学人员,组建专兼职的大学生“婚姻家庭教育”专业化教师队伍,将生殖健康教育与家庭婚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观念引导,也重相关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恋爱、婚姻家庭观,掌握科学的生殖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采访中杜惠平说,婚姻不单是个人的行为,更是社会行为,其稳定程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开展好大学生的婚姻家庭教育迫切而重要。”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